图片

专家言论

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如何发掘诊疗活动过程的价值点?(上)
发表日期:2019.09.18文章编辑:蔡文华浏览次数:1212

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意识到当下的医疗服务模式正面临一个转折点,一个体现价值、责任和透明度,并以病人为中心的模式正在悄然搭建中。一系列支付方式的改革政策,特别是近期国家医保局出台的“互联网+”指导意见,无一不促使着医务工作者去调整或改善其诊疗行为。不管是医院管理者还是一线医生团队,都开始关注基于就诊服务改善的医疗服务的价值产出究竟在哪里?本文通过研究在患者视角下的医疗服务供应链,发掘该价值供应链中的价值点,为医院绩效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医疗服务  支付方式  诊疗行为|价值点

“最优疗效就是及时在适当的地点、以正确的管理方式、给予病人合适的用药量和治疗”。

——美国学者丽塔 E·纽默奥夫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中心,是当前医疗工作任务的主旋律。2019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出台了一个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启示我们一个新型的健康服务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中。于是,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患者群众、医疗机构、保险机构,亦或者政府部门,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诊疗行为的“价值”所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粗放式医疗服务模式正在被一个体现价值、责任和透明度并以患者群众为中心的内涵式健康服务模式所取代。

概念源自美国教授Michael Porter的“价值医疗”在中国的实践始自2016年,中国政府、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三方五家”医改报告——《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其中明确提到,探索如何在一定成本下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倡导从传统医疗服务转型为“以人为本的一体化服务(PCIC)”,实现供给侧(医疗服务商)与需求侧(公众)利益的平衡。以健康为核心、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理念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回到“价值医疗”的本质,其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更加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疗体系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优化服务模式,从而在既定的成本下得到最大化的医疗效果。国家卫健委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英耀在接受健康点的采访时说:对于价值的评估难点主要是如何评估医疗服务的价值!

笔者经常以第三方的角色调研走访于各类不同规模或等级的医院,在沟通调研这些医院的绩效管理现状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大部分的被访谈者总会说起如“做什么什么要有价值体现”、“要体现我们的劳动价值”或“付出与回报要成正比”等等,然而,当被问起如何评价“价值”,就道不出所以然了,那么究竟什么是价值?应该如何挖掘当中的价值点?又应该如何去呈现这个价值点?笔者将在下期揭晓答案。